瞄准靶向发力 创新社区自治 ——常德市汉寿县龙阳街道城东社区的经验与做法
2023-03-20 18:28:02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周萌 | 作者:田明时 | 点击量:6698         

湖南法治报讯(见习记者周萌 通讯员 田明时)

社区是社会的根基,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础,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关键在基层社区。近年来,湖南省汉寿县龙阳街道城东社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社区治理的一系列指示与要求,从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发挥居民的智慧和主观能动性等方面靶向发力,开展干群共商共治工作,创新社区成长伙伴计划,全面提升社区治理和服务品质,精心精细打造平安幸福和谐优秀社区,实实在在成为洞庭沅水湖乡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一面旗帜。

党建引领,建强队伍抓治理

汉寿城东社区位于汉寿县城中心,北抵沧浪东路、西至辰阳中路、南接市民广场、东靠县委县政府,隶属于龙阳街道办事处,辖区面积2.1平方公里,5个居民小组,共有居民6359户13819人。社区党总支下设5个党支部,共有党员231名,辖区内有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46个。

近年来,社区坚持以党建为龙头,以社区共建为纽带,以居民满意为标准,把握重点,破解难题,切实建强社区治理队伍,不断提升社区党建工作水平。

2017年是基层党组织换届年,当年4月,城东社区作为全县唯一一个支部换届试点单位,率先开展党支部换届,成为了全县学习的样板。几年来,支委对组织给予的这份荣誉倍感珍惜,对支部党员填写的一张选票都心怀感恩,都铆足了劲努力工作、回报党恩、回报社会,社区形成了一股群众向党员看齐、党员向支委看齐、支委向书记看齐的良好风尚。在城东社区党组织班子的带领下,社区党员与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大家积极为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建言献策,社区党组织变成了“吸铁石”,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高。为强化党组织建设,该社区以把好“入口关、思想关、结构关”为基准。2021年度发展党员15名,14名预备党员按期转正,不断夯实党总支工作基础。将党支部积极管理和党员分制管理工作纳入单位年度党建考核和个人年度考核内容,实行季度一督查、半年一考核,进一步压实工作职责。

为了坚持“两化”强党性,党总支和党支部组织党员经常开展“三会一课”,使支部学习教育活动实现了常态化和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组队参加街道办主办的主题教育知识竞赛。社区党总支经常组织党员加强对党章党规的学习。借助智慧党建平台,实现了在家在外党员线上线下交互学习常态化,进一步增强了党员的党性意识,提高了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此外,总支和支部每月还定期组织党员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扫黑除恶、安全隐患排查、民调宣传、扶贫帮困等“主题党日”活动,树立了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

同时,社区党建工作到楼门,让社区党组织的带头人亮明身份,主动接受居民监督,做到“为民服务无时限,党员群众有求必应、随叫随到”。

破解“五难”,凝心聚力抓创建

民生无小事,天下无难事,关乎千万家。近几年,城东社区党支一班人在书记、县人大代表李志红的带领下,心系居民力解百姓难题。千方百计,聚心聚力抓创建工作。如:社区为了提高居民的文明意识,在辖区内全面开展乡风文明和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宣传工作,让文明新风家喻户晓。持之以恒开展街巷整治,让干净有序成为街巷标签。一是排除整治改制院落难。让居民共享创建成果,做到领导力量到、工作落实到、责任挂钩到,构建了上下齐抓共管工作机制。二是排除清理卫生死角难。由社区内文明单位、街道城管站、物业公司、社区志愿者等组成10多个行动队伍,深入辖区80多个街头巷尾、居民阳台、楼道拐角、商业门面房等公共场所,集中对脏、堵、乱、违等小区文明创建短板进行了全方位整治。三是排除交通秩序整治难。社区利用棚改空余地方,联合交警部门,合理划分1000多个停车位,安排专人保洁执勤,同时落实110多个店面“门前四包”,社区大街小巷秩序井然。四是排除单位横向联动难。社区大力整合辖区内各单位资源、各部门力量,完善共驻共建机构,真正实现“单位向辖区、人员向社区、资源向共享转变”的联动。五是排除群众共同参与难。社区发放宣传手册1400多份、开展居民恳谈会60多次、张贴宣传画4000多幅等形式,增强居民参与意识、创建意识,充分调动辖区居民群众的积极性,让居民群众在社区事务中当主人,主动参与、共同建设和谐幸福社区。

以人为本,便民利民抓服务

坚持以人为本,便民利民服务,是构建社区主义和谐社会,治理建设好优秀基层社区的必然选择,也是基层社区干部和工作人员的根本宗旨和遵循。近年来,城东社区“两委”班子和广大党员以实际行动践行“两学一做”、“学党史”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带头开展各类“暖心”的活动。一是守居民小区门,打防管控送安心。重点对社区外来流动人口进行系统化管理,强化日常走访,对一些流动困难群众及时送上温暖和帮助。二是开休闲文明门,和谐追梦送欢心,组织社会组织为社区老人、敬老院老人等老年群体送爱心、送健康、送服务活动。三是扣空巢老人门,沟通疏导送舒心,以“尊老、敬老、爱老、助老”为中心,组织召开一场社区退休人群座谈会。“重阳节”前夕定期走访看望卧床、高龄、空巢及行动不便的企业退休老人,组织退休老人开展“登上金牛、眺望龙阳”活动。四是敲困难群众门,嘘寒问暖送贴心,常态化组织开展冬日“爱心捐款捐物”活动、“冬日送温暖”活动,共收到的衣物1800余件和捐款11.5万余元送给社区80多名孤寡老人、流浪群体以及特殊疑难症患者。几年来,社区每年举办一次“幸福家庭大讲堂”,每月组织一次“安全知识送上门”,每日巡逻防控无死角,切实让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社区始终把居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抢抓棚改机遇圆群众新居梦,抢抓提质改造机遇圆群众安居梦,抢抓平台建设机遇圆社区阵地梦,社区服务“零距离”,当好居民“贴心人”。一是完善机构能办事。社区在龙阳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支持下,建立办公活动场地500余平方米,设立综合服务等大厅,完善了服务群众的各种功能。二是全面服务办实事。通过社区“一站式”服务窗口,为居民群众提供管理、文化、工商维权、法律、家政、劳动保障、再就业、卫生、计生、低保等全面服务,延伸覆盖到群众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三是方便群众快办事。凡是群众需要办理的事,社区第一时间办理或答复,并打造 “10分钟文体活动服务圈”和 “10分钟便民服务圈”,关口前移,快捷为群众办实事。同时,社区专门设有平安和谐工作室、调解工作室和流动法律服务站,建立调解中心日常工作制度,响亮提出“有理慢慢说,有话好好说”。

社区充分利用社区服务平台,采取“一室多用”“错时使用”的方式合理布局,完善了社区“七个中心”的设置,包括便民服务中心、综治治理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卫生服务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妇女儿童服务中心、志愿服务中心。社区每周一在显要位置向社区居民及时公开各功能室活动安排,利用“七个中心”,通过抓网格、团队、课堂、活动等载体,让社区工作更加有血有肉,让社区服务看得见摸得着。

2019年年底,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节奏,直至目前还没有结束。面对不断变异的毒株,社区两委班子齐心协力,迎难而上,做到“三力”:一是开动“脑力”。通过网格群、社区小喇叭、电子显示屏等充分宣传疫情防控重要性,劝导辖区居民非必要不返汉,非必要不出汉。二是勤练“腿力”。社区干部“5+2”“白加黑”摸排外地返汉人员,争取不漏一人,足迹遍布了辖区每个角落。三是狠抓“手力”。针对外地返汉人员,社区统筹安排,根据每个人的来源地、健康码颜色、行程码是否带星号建立三级包保台账,分级管控,做到不漏管一人。以铁腕手段构筑坚固防线,群策群力共同携手,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一审:周芝华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责编:周萌

来源:湖南法治报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731-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湘ICP备19000193号-3 版权所有: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法治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